跳到主要内容

无形之手_Invisible Hand

什么是“无形之手”?

“无形之手”是一个隐喻,代表推动自由市场经济的看不见力量。通过个人的自利动机和生产与消费的自由,社会整体的最佳利益得以实现。个人在市场供给与需求上的持续交互作用引发了价格的自然变动和贸易的流动。

“无形之手”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用以描述自由市场如何激励个人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生产出社会所需的东西。

关键要点

  • “无形之手”是一种隐喻,描述了在自由市场经济中,自利的个人如何在互相依存的系统中运作。
  • 这种相互依存激励生产者制造社会所需的商品,尽管他们关心的仅是自己的福祉。
  • 亚当·斯密在其1759年的著作《道德情操论》中引入了这一概念,随后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 每一次自由交易都会传达哪些商品和服务是有价值的,以及它们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
  • 批评者则认为“无形之手”并不总能产生社会公正的结果,可能会助长贪婪、负外部性、不平等以及其他损害。

“无形之手”的运作方式

“无形之手”这一隐喻提炼出两个关键思想。首先,自由市场中的自愿交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广泛利益。其次,这些利益的总和大于受监管的计划经济所产生的利益。

每次自由交换都会传递出哪些商品和服务是有价值的及其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这些信号通过价格系统自发地引导竞争消费者、生产者、分销商和中介——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计划——以满足他人的需求和愿望。

“无形之手”是自由放任政策的一部分。自由放任的意思是“让做/让去”,这一方法认为市场将自发找到均衡,而不需要政府或其他干预以迫使其陷入不自然的模式。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几部著作中提出了这一理念,例如1776年的《国富论》和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在20世纪,“无形之手”概念仍被广泛使用。

注意: “无形之手”这个词仅出现在《国富论》中两次,这部书的页数大约为1000页。

“无形之手”与市场经济

当利润和损失准确反映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需求时,商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得以提升。这个理念在理查德·康提永的《经济理论散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书是斯密发展其无形之手概念的基础。

斯密的《国富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版的,并且与美国独立宣言同年发布。他的无形之手成为了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主要辩护理由之一。

因此,美国的商业环境发展出了一个普遍的认识,即自愿的私营市场通常比政府主导的经济更具生产力。即便政府规则有时也试图借鉴“无形之手”的理念。

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解释道:“基于市场的方法是由无形之手进行的监管”,其“旨在使市场参与者的激励与监管者的目标相一致”。

“无形之手”的实例

考虑一个面临激烈竞争的小企业。为了在市场上更好地定位自己,这家小企业决定投资更高质量的材料用于其制造过程,同时降低价格。

尽管这家小企业可能出于自我利益采取这些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是为了推动销售和争夺市场份额——“无形之手”正在发挥作用,因为市场将获得更多负担得起且质量更高的商品。

另一个“无形之手”的例子是零售公司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时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考虑一家预测对院子维护工具有需求的五金店。这家五金店会与制造商协调,以确保获得适当的商品。同时,制造商将与原材料分销商沟通,确保它拥有满足五金店需求所需的物品。

每个实体都是在追求自己的自利。然而,每个实体也在为其他方创造经济活动。此外,各方共同搭建了一个流程,使消费者获得他们所需的产品。尽管每个独立行为本身可能并不起眼,但“无形之手”帮助资源沿着流程移动,从而交付最终产品。

“无形之手”为何重要?

“无形之手”允许市场在没有政府或其他干预的情况下自然达成均衡。当供给和需求自由找到均衡时,可以避免过剩和短缺。社会的最佳利益通过自利和生产与消费的自由得以实现。

亚当·斯密对“无形之手”的看法

亚当·斯密在18世纪撰写了有关“无形之手”的内容,指出自利的个体为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好处。“无形之手”包括经济中自动的定价和分配机制,这些机制与集中式、自上而下的规划机构直接和间接地互动。

“无形之手”为何存在争议?

批评者认为,自利的、追求利润的行为者的行为自然会汇聚到某种社会最优状态的观念显然是错误的。相反,它们通常会导致负外部性、经济和社会不平等、贪婪以及剥削。此外,由“无形之手”驱动的竞争最终可能导致垄断和经济权力的集中,这两者对社会都是不利的。

其他批评强调了这一概念依赖于生产者可以轻松转变生产一种商品到另一种商品的假设,而不考虑转换成本有时是巨大的,以及人们可能会从事他们喜欢的业务,或者是由家族传承下来的生意,无论其盈利能力如何。

结论

“无形之手”代表了专业化生产可以将自利个体引导至生产社会所需商品并造福所有人的理念。这是因为增加的专业化自然而然地导致了相互依存关系的网络。例如,鞋匠需要他人为其建造房屋,而房屋建造者则依赖鞋匠制造鞋子。在更大范围内,市场力量和竞争激励生产者以最低成本制造最有利可图的商品,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造福所有人。

参考文献

[1] Adam Smith Institute. "The Wealth of Nations."

[2] Adam Smith Institute. "Adam Smith Wrote Another Book?"

[3] Mises Institute. "An Essay on Economic Theory."

[4] Federal Reserve Board.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the Invisible H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