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借方_Debit

借方是一个会计分录,它会导致公司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在基础会计中,借方与贷方相互平衡,后者的操作方向正好相反。

例如,若某公司为购买设备而贷款,将同时在固定资产账户中借记,并在负债账户中贷记,这取决于贷款的性质。借方的缩写有时为“dr”,即“借款人”(debtor)的简写。

关键要点

  • 借方是一个会计分录,导致负债减少或资产增加。
  • 在复式记账中,所有借方条目写在账本的左侧,必须用相应的贷方条目在右侧进行抵消。
  • 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和费用的正值为借方,负值则为贷方。

借方与贷方的区别

借方是所有复式会计系统中的一个特征,借方恰恰与贷方相对。

在标准的日记账分录中,所有借方条目都放在最上方,而所有贷方条目则列在借方下方。在使用T账户时,借方位于图表的左侧,贷方位于右侧。借方和贷方在试算表和调整后的试算表中被用来确保所有分录的平衡。所有借方的总金额必须等于所有贷方的总金额。换句话说,财务必须平衡。

悬挂的借方是指没有相应贷方抵消的借方余额,这使得其无法被注销。它发生在财务会计中,反映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差异,以及公司购买商誉或服务时造成的借方。

例如,若巴恩斯与诺布尔(Barnes & Noble)售出价值20,000美元的图书,它将在现金账户中借记20,000美元,并在图书或库存账户中贷记20,000美元。这种复式记账系统显示该公司现在现金增加了20,000美元,书籍减少了相应的20,000美元。

正常会计余额

某些类型账户在财务会计系统中具有自然余额。资产和费用的自然余额为借方。这意味着资产和费用的正值记为借方,而负值记为贷方。

例如,收到1,000美元现金时,日记账分录将包括现金账户借记1,000美元,因为现金在增加。如果另一笔交易涉及以现金支付500美元,日记账分录则会在现金账户记录贷方500美元,因为现金在减少。实际上,借方会增加损益表中的费用账户,而贷方则会减少它。

负债、收入和股权账户则具有自然贷方余额。如果对这些账户中的任何一个应用借方,该账户余额将减少。例如,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的借方表示负债的减少。相应的贷方很可能是现金的贷方,因为负债的减少意味着债务正在偿还,现金为流出。对于损益表中的收入账户,借方分录会减少账户,而贷方分录则指向账户的增加。

重要提示: 借方与相应的贷方概念是复式会计的基石。

借记票据

借记票据是一个证明,表明一家公司在与另一家公司(B2B)的交易过程中创建了一个合法的借方条目。这可能发生在买方将材料退回给供应商,并需要验证退款金额时。在这种情况下,买方会发出一份反映该会计交易的借记票据。

一家公司可能会在收到贷记票据后发出借记票据。销售、采购或贷款发票中的错误(通常是利息和费用)可能会促使公司发出借记票据以帮助纠正错误。

借记票据或借记收据与发票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发票始终显示销售,而借记票据和借记收据则反映已经发生交易的调整或退货。

保证金借方

在保证金交易中,投资者向经纪公司借款,并将这些资金与其自有资金结合起来,以购买比自己能用自有资金购买的更多股票。经纪公司在投资者账户中记录的借方金额代表了该交易对投资者的现金成本。

在保证金账户中,借方余额是客户欠经纪人(或其他借款人)的资金金额,用于购买证券的预支资金。借方余额是客户在成功执行证券购买订单后必须存入保证金账户的资金,以妥善结算该交易。

借方余额可以与贷方余额进行对比。当一个保证金账户存在多头头寸时,会显示借方余额;而只有短头寸的保证金账户则会显示贷方余额。贷方余额是短售所得收益与《规定T》下所需保证金金额之和。

有时,交易者的保证金账户同时具有长头寸和短头寸。调整后的借方余额是保证金账户中欠经纪公司金额,减去短售的利润和特殊杂项账户(SMA)的余额。

反向账户

某些账户用于估值目的,并在财务报表上显示与正常余额相反。这些账户被称为反向账户。对反向账户的借方分录具有相对于正常账户截然相反的效果。

例如,坏账准备抵消应收账款。当坏账准备是负资产时,借方实际上会减少该准备。反向资产的借方与正常账户的借方相反,后者会增加资产。

什么是借方?

借方是一个会计分录,导致公司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借方与贷方的区别是什么?

在会计系统中,借方与贷方是相对的。资产和费用具有自然借方余额,而负债和收入则具有自然贷方余额。

借方是否总意味着增加?

它意味着资产的增加。所有通常包含借方余额的账户在添加借方(左栏)时会增加金额,而在添加贷方(右栏)时会减少金额。此规则适用于费用、资产和股息等账户类型。

结论

借方是一个会计分录,导致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在复式记账中,所有借方条目都记录在账本的左侧,必须用相应的贷方条目在右侧进行抵消。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和费用的正值为借方,负值则为贷方。

参考文献

[1] 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 “Margin Regulation.”